close

好像有點粗俗,但朋友msn上的這個暱稱實在很符合我現在的感想。

 

我有一堂兒童青少年發展心理學的課,和大學部學生一起上。畢業自哈佛的老師相當認真,於是每週都有小作業(說話還真不小,每次都是15題以上的小申論),每週都有小考。其實我也覺得有點重,但也著實佩服老師的用心。我上過發展心理學,比起過去老師輕鬆點過的教法,了解到教授企圖把這些知識帶到更深的層次,也的確會帶來不同的收穫,所以吾等語文能力不好的外國學生也就默默地努力地跟上進度。

 

不過可能因為老師太過認真,恰恰凸顯了我遇見的一些美國大學生的隨性。

 

之前上研究所的課,同學間的討論往往讓我想拍手叫好。也許是這樣,以至於上週在這堂課上,當教授啟動小組討論模式,我們這組的學生陷入一陣沉默,讓我感覺到特別的shock...

 

"ㄜ...所以這篇文章是在說..." 不可置信的,我,一個還弄不清楚受精卵胚胎嬰兒的英文誰是誰的外國學生,居然是本組第一個試圖想討論的人。同學們不置可否地聳聳肩,這位非常誠實地說:我其實沒唸完,那位更誠實地說:我沒唸。接下來是此起彼落的數落:什麼奇怪的研究嘛!做這種研究要幹嘛呢,not make sense at all啊...等等的。最讓我哭笑不得的,每當教授問大家意見時,這些學生又毫不猶豫地高舉他們的手。

 

 那堂課之後,我相當在意且生氣地跟好幾個朋友抱怨。朋友們大多安慰我:台灣大學生不也是這樣嗎?想想好像也是,但是可能是因為,在台灣我不用付每堂課將近100塊美金的學費吧......。

 

努力釋懷之後,之後我改良自己,不要坐在教室邊緣或後端,儘量往前面一點坐,看是不是能遇到至少有唸書的同學。這天小組討論的時間又來了,good! 這次只有一半的同學沒有讀書,剩下的一半有一搭沒一搭地討論著。但霎時間,話題突然岔開了,原來是有一個同學相當不滿教授上週出的小考題目,想必她實在很生氣,以至於接下來的時間變成她個人的抱怨獨奏。一下抱怨作業太多,一下抱怨幹麼要線上考試,考試限時但旁邊沒有順便附上一個倒數碼錶也要抱怨一下,題目太長當然也免不了被轟炸一番。我頓時真有一個衝動,很想跟她說:妳有問題可以去找老師抱怨,我付學費不是來聽抱怨的.....

 

所以,我的結論是,外國學生真的沒有比美國學生愛抱怨。有的美國大學生,是連尿不準都會怪馬桶歪的吧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lorado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